珠海項目分公司抗擊“天鴿”在行動
8月23日12時40分,今年第13號臺風“天鴿”以強臺風級強度在珠海正面登陸,登陸時中心風力達14級,在橫琴島的陣風達17級。與此同時,在臺風登陸前后,一場與超強臺風抗擊的賽跑也在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開發工程項目部打響發令槍,向著成功抗擊沖刺。
緊急撤離,“一個都不能少”
“接三防辦和安監站通知,今年第13號超強臺風‘天鴿’逼近,請火速組織人員撤離,抓緊對工地進行全面檢查加固。”8月22日下午16時,一條緊急通知出現在了項目微信群。時間就是效率,任務十分緊急。項目部第一時間組織了安全總監、生產經理、后勤主管等聯合各分包召開緊急會議,部署抗臺準備工作。
“請馬上與安置點取得聯系。”“請立刻聯系至少3臺大巴車過來,運送撤離人員。”“請安監部聯合工程部火速趕往現場檢查加固。”“請后勤部門抓緊儲備食品飲用水等物資。”“請組織突擊隊抓緊擺放沙袋。”……在短短半小時之內,項目部全面啟動應急預案,各項撤離準備工作有序開展。
當 “工人們在組織下正在排隊乘車”、“現場排查完畢”、“臨建防臺加固完畢”……不斷從響個不停的對講機、手機中傳來時,大家都長舒了一口氣。
“張總監,張總監,這邊有幾個工人不愿意撤離,怎么辦?”正在巡查的項目安全總監張波收到這一消息,馬上在對講機中詢問結果,趕去勸說。“不行!必須撤離!沒得商量!”“臺風來了,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你們也不想家里人擔心吧。”“我們在安置點那邊已經備好了生活物資,請放心前往吧。”面對著工人的不理解,張波帶著同事一遍遍勸說,終于把幾個不愿撤離的工人勸上了大巴車。
就這樣,項目部快速將400余名工人成功轉移至政府統一安置點,將管理人員轉移至安全地帶。同時,加強了對工地現場、生活臨建的巡邏檢查,并在臺風來臨前采取相應措施加固防范。8月23日臺風登陸時,分公司下轄所有工地及生活區無工人,未產生任何人員傷亡。
恢復生產,刻不容緩
“天鴿”超強臺風預警解除后,項目部臨建幾未受損,而院內及現場卻雜亂堆滿了被強風席卷而來的各種垃圾。昔日干凈整潔的營地家園急需清潔。
“我們不要等雜工過來清理了,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是啊,我們開始清理,盡快恢復生產吧。”雖然大家強風過境受到的驚嚇還未完全消除,但已自發組織災后大掃除。
抬破板,砍樹枝,撿垃圾,掃塵土,沖水……一個個干得不亦樂乎。23日天黑前,項目部在大家齊心協力的勞動中,逐漸洗去塵土,重換新顏。8月24日早8時項目員工準時上班,項目部生產工作正常恢復。
與此同時,樁機檢修、塔吊隱患排查、現場排水等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項目部也第一時間克服停水停電的困難,聯系市政水車送水,安排發電機運轉發電,在23日晚為大家準時提供了災后的第一頓熱餐。大家拖著疲倦、勞累的身子,自覺地排好隊,陸陸續續用餐。提前準備好的礦泉水,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熱乎乎的炒飯、面條,溫暖安撫了大家忙碌、疲憊不堪的心靈,也讓大家繃緊的神經慢慢得以緩解。
三次義務“出擊”,勇于承擔社會責任不遲疑
“天鴿”過后,珠海的街道處處都是倒塌的樹木、堆積的垃圾。為第一時間響應號召,項目部及時組織黨員先鋒崗、青年突擊隊和農民工安全督查隊等對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三次主動開展義務清掃活動。
8月24日,分公司20余名職工與第一時間趕來的人民子弟兵一道,參與橫琴新區環島東路的清掃工作。
8月25日,項目部派出員工前往受災最嚴重的金灣了解情況,部署支援救災方案。8月26日,及時組織人員幫助清掃吉林大學珠海校區。
8月26日上午,頂著炎炎烈日,項目部志愿者現身港澳大道,主動清掃道路兩側垃圾。在清掃過程中,雖然沒干過多久,大家已是汗流浹背,大豆般的汗水不住得往下流,但誰也顧不得去擦一擦,都一個勁兒地揮動手中的掃工具,將垃圾歸堆、裝袋,將樹枝收集成堆,裝車運走。橫琴舊口岸的工作人員看著大家辛苦勞作的背影,幾次出門勸大家進屋休息,喝口水,但大家為了抓緊時間干活婉拒了好意。工作人員一句“因為有你們,珠海肯定會越來越美麗的”,則是對大家內心最大的慰藉和肯定。勇于承擔社會責任不遲疑,用實際行動幫助恢復美麗珠海。(盧錦輝 馬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