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聚氨酯走進綠色建筑時代
“聚氨酯是建筑節能最優良的材料,但人們對其的認知程度非常有限。火災事故的發生、政策標準的不完善、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對聚氨酯保溫材料不了解、低價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這些因素導致相關政府部門和老百姓對聚氨酯還存在很大的誤解,阻礙了聚氨酯保溫材料的良性發展。”在5月17日于吉林省吉林市召開的“中國聚氨酯外墻保溫應用推廣會”上,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理事長李志強說到。
為推動聚氨酯保溫材料的應用,推動建筑節能,讓政府、開發商、設計單位、施工企業、百姓更好地了解聚氨酯保溫材料產品及其特性,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與吉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吉林化學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共同主辦,山東聯創節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協辦了這次推廣會。會上,行業專家、協會領導與企業代表圍繞建筑保溫材料的產業政策、存在的問題,聚氨酯保溫材料的優勢、特性、技術和市場等內容,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為與會人員展現了聚氨酯在建筑節能領域的現狀和未來。
聚氨酯性能優越迎來發展機遇
當前,我國建筑外墻保溫材料種類多,包括巖棉、玻璃棉、泡沫陶瓷、泡沫玻璃等。外保溫系統技術包括外保溫隔熱技術、內保溫隔熱技術、夾芯保溫技術、裝飾保溫技術、結構保溫一體化墻體、保溫裝飾幕墻技術等多種。
其中,聚氨酯因其具有導熱系數低、保溫性能好、防潮、防水、耐老化、耐溫、不熔化等特性,同時,具有容重輕、可減少制成品的自重量,切割精度高、制成品表面平整度有保證,在高溫下不會產生有害氣體等優點。在阻燃性能方面,聚氨酯屬于熱固性保溫材料,可達到復合A級的阻燃性能,燃燒時不具備火焰傳播性、不會發生熔滴現象,表面會碳化結焦,離火自息,可避免引燃其他易燃物。由于具備多重優點,聚氨酯保溫材料也被稱為第三代新型保溫材料。
據測算,4厘米厚的聚氨酯保溫材料的隔熱效果相當于1.7米厚的普通紅磚,保溫效果是傳統巖棉的2~3倍,是聚苯板的2倍。根據歐洲聚氨酯協會綜合節能數據模型測算,每立方米聚氨酯能減少200升/年采暖的油耗、減少570公斤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歐美等發達國家在建筑節能領域70%以上采用聚硬泡,而我國使用尚不足10%。
三分材料七分管理施工環節非常重要
“聚氨酯保溫材料要想很好地為綠色建筑服務,必須三分材料、七分施工。這是保溫行業的共識。施工環節非常重要。每一個工地都必須做好技術交底。”韋華說。
李建波指出,建筑保溫材料發生火災多數與違規操作、監管不到位有關。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統計,我國建筑節能火災約90%發生在施工過程中。公安部消防局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都認識到加強建筑保溫施工過程中的防火安全更加重要。為加強保溫材料施工階段的管理,2011年8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
楊西偉認為,應當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進行專項培訓,建筑的外墻外保溫體系應當進行專項設計、專業施工。設計師、施工人員要學習和了解外保溫技術,并在恰當的時候推出設計、施工專業資質管理。
韋華認為,應當加強市場監管,保證國家政策能在地方真正“落地”;嚴格行業進入機制,要對主體資格審查,并跟蹤考核;強化監督,政府相關部門加大抽檢、復檢,建立企業誠信檔案,還要發揮協會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
近年來,建筑節能工作通過新建建筑節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規范應用、公共建筑節能、推廣綠色建筑全面展開。墻體節能產品,特別是高效的外保溫產品是實現節能目標的重要支撐。這也為聚氨酯保溫材料的應用帶來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預計未來3~5年,聚氨酯保溫材料在建筑領域應用的比例將達到30%~40%,甚至達到50%,新的材料和系統將不斷出現。協會將搭建平臺,讓老姓認識了解聚氨酯,提高聚氨酯保溫材料的市場認可度,進一步推動工程應用,促進建筑節能。”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秘書長朱長春表示。(轉載自: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