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鋪設低碳綠色“上班路”
騎著自行車江邊漫步,感受大自然給予的綠色心情,已經與現代忙碌人們的生活漸行漸遠。早晚上下班高峰中,擁堵的交通已經將人們生活的情趣消磨掉?,F在,隨著城市步行與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的逐步鋪開,騎上公共自行車享受綠色出行成為都市里時尚又便捷的新鮮舉動。一大早,西安市不少市民輕刷長安通卡,騎上了顏色鮮亮的公共自行車,已經成為了一道亮麗的出行風景線。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了第三批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示范項目名單,確定了全國94個示范項目,其中陜西省有6個項目成功入選。
安康市:城水相連、水陸承接、綠道串聯、慢道成環
安康市中心城市現存的人行步道功能不明確,部分步行通道人車混行,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影響市容市貌。機非混行,交通混亂且存在安全隱患。
安康市于2012年編制了《安康中心城市非機動車道、人行步道專項規劃》,2013年組織編制了《安康市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將按照城水相連、水陸承接、綠道串聯、慢道成環的總體思路,以優化區域城市交通結構為主線,以提高步行和自行車出行比例為目標,以改善步行和自行車出行環境為重點,建設系統完善、環境友好的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力爭使安康中心城區步行和自行車出行分擔率達到24.12%和17.56%。目前已建成了通往香溪洞風景區的慢行系統,一江兩岸環江區域的慢行系統正在逐步建設完善中。
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秦漢新城打造低碳綠色出行方式
作為全新規劃打造的現代田園城市,西咸新區首先在灃西新城和秦漢新城開展了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的建設工作。秦漢新城規劃主干道路約222.76公里,將打造渭河生態景觀帶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即在沿渭河生態景觀帶內貫穿一條20米寬的步行、自行車道路,并有10米支路在兩側分布。通過渭河生態景觀帶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的建設,使景觀帶成為一個適合低碳出行、健康環保的生態綠地。
灃西新城規劃區范圍內南北向主干路未來將建設秦皇大道綠廊慢行示范項目,目前正在開展項目的方案及施工圖設計工作。
韓城市:建立完善的城市步行與自行車道
目前韓城市中心城區城市道路分為城市主干道和城市次干道。城市主干道規劃設計有獨立的自行車道、人行道及車行道。
目前韓城市已啟動了城市總體規劃和各專項規劃(其中包括韓城市城市步行、自行車交通系統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預計2014年底編制完成。韓城市二環東路人行道、自行車道建設工程也開始籌備,計劃2014年5月實施。
楊凌示范區:著重解決群眾短距離出行問題
楊凌示范區道路基礎設施良好,但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并不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日趨擁堵。楊凌示范區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建設項目分為兩期工程,一期在新老城區32平方公里范圍內實施,擬建40個自行車停放站及亭棚(含系統建設),投放自行車約1000輛,預計總投資2000萬元;二期建設范圍涵蓋各鎮(辦)所在地及農業示范園區,規劃建設面積約45平方公里。擬在城鄉接合部建設50個自行車服務站點,投放自行車1000輛,預計總投資1000萬元。
漢中市:江邊騎行漫步,打造宜居城市
近年來,漢中市委市政府提出創建“宜居城市”的目標,倡導“低碳、綠色出行方式”,目前漢中的步行、自行車交通占總數的50%以上,是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2012年漢中市編制了《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其中就步行和自行車交通提出了“城市慢行交通系統規劃專篇”,2013年又啟動了“漢中城市慢行交通系統”專項研究課題,針對漢中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現狀提出了規劃策略:構建合理的慢行交通網絡;加強與交通樞紐、大型公建設施、公園綠地等銜接,提出“公交+慢行”的換乘模式;與漢中綠道建設相結合,提升慢行空間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城市步行與自行車交通系統的建設,對于減少中心城市霧霾與空氣污染、方便群眾出行、緩解上下班高峰擁堵現象具有積極意義。為加快城市步行與自行車交通系統的建設發展,陜西省出臺了一些積極的扶持政策。結合示范項目研究制定促進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的政策和措施,積極探索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示范項目多種形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