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層建筑施工品牌代言人 ——記二局十佳道德模范王永好
王永好,201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972年8月出生,祖籍安徽六安,1992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3月畢業于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水電結構專業,獲評1993年河北省、水利部“優秀畢業生”,碩士學歷;高級工程師,一級注冊建造師,注冊造價工程師,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師。該同志還獲評2012年全國優秀鋼結構項目經理,獲得2011年首都勞動獎章,中建總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多次獲評深圳市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中建二局“十大建功功臣”、十佳杰出青年”、“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參加工作以來,擔任大大小小近20個項目的施工負責人,是深圳分公司新一代超高層團隊的領導者。今年,王永好榮獲“二局十佳道德模范”稱號。
謙虛謹慎 力助團隊成長
說起王永好,身邊的同事無不豎起大拇指,“十佳道德模范,他當之無愧!”王永好帶領的團隊承擔著包括“亞洲第一高住宅”之稱的東海國際中心工程(308米)、“江西第一高樓”之稱的九江國際金融中心(333米)、中國儲能大廈(333米)、皇庭大廈(250米)、騰訊濱海大廈(250米),深圳能源大廈(240米)等在內的6棟200米以上、3棟300米以上,總合同額100億元,總建筑面積達140萬平方米的地標性超高層建筑施工任務。可以說,他帶領著深圳分公司打超高層領跑者品牌的中堅力量。深圳分公司給予了他們一個響亮的名字——“穿行在云端的團隊”。“永好團隊”,也受到包括業主、設計、監理、地方政府在內各方的廣泛好評。在種種榮譽紛涌而來之際,王永好卻沒有絲毫改變,他依然保持著一顆平常心,謙虛而謹慎。在施工中碰到的問題,他也依舊集合團隊共同商討,從不以他在超高層方面取得的成績而搞一言堂。他身邊的同事說,“其實他知道該怎么做,可他還是會和大家一起商討,提出意見,他是在幫助大家一起成長。”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永好團隊”迅速成長為深圳分公司乃至整個二局超高層施工的領先團隊。
兢兢業業 儼然“拼命三郎”
在東海項目施工過程中,面對超高層建筑中普遍存在的重難點問題,王永好率領團隊成立了科技攻關小組,掀起了科技創新的高潮。他們在國內率先采用全鋁合金模板,這種全新的模板支撐體系與傳統模板相比具有多項優點,既保證了施工進度與施工質量,也節約了周轉材料的成本。王永好在鋁模施工過程中,更是個“拼命三郎”。由于鋁模工藝在國內首次使用,沒有熟練安裝的技術工人及管理人員,前期鋁模安裝進度滯后一度困擾著王永好和他的團隊。那段時間,他幾乎天天駐扎工地,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鋁模安裝的進度,研究鋁模安裝的關鍵工序,帶領大家群策群力,最終突破了重重難關,使鋁模能夠“上進度、出質量”,得到了業內專家的好評。團隊成員上下精神振奮,紛紛憋著一口氣,使得鋁模施工工藝臻于成熟,為深圳分公司廣泛運用鋁膜工藝,奠定了基礎。“太拼了,在他身邊,感覺到壓力太大了!”同事小李開玩笑地說。
鐵骨柔情 方顯男兒本色
王永好也是個平凡的人,跟所有人一樣有著平凡人的喜悲。“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就在所有工程進展順利、大干快上的時候,王永好卻接到了遠方母親病重的消息。他心急如焚,但一向孝順的他卻因為工程正處于關鍵時期實在難以脫身。他每天只能在電話中關心母親的病情,每次掛完電話,他都低頭許久,再抬起頭,又扎進了項目的工作中。直到母親去世的消息傳來,他才紅著眼睛哽咽著踏上安徽老家的送別之路。看著他啜泣著離開項目工地的背影,背后無數的眼睛都漸漸濕潤了。后來再采訪他的時候,問到這件事,他回答的很簡單,“如果時光重來,當初一定會回去見母親最后一面。”這一刻,“拼命三郎”也落清淚,剛強鐵人亦動柔情。
這就是王永好。(李光元)